第二天天還冇亮,王春樹就爬起來了,太興奮了,昨晚輾轉反側的很晚才睡著,今天這一大早的就又醒了,忙活這麼久,就等著今天了。
王春樹起來在院子裡轉悠幾圈,然後就一頭紮進了廚房。
蘇玉芬剛出門就看了廚房裡有煙火傳出來,走近一看:“哎呀,我說是誰呢一大早做飯,今天不是輪到我做早飯了嗎。你這是太高興了睡不著嗎。”
王春樹傻笑著撓撓頭:“是的,想著冇事兒乾,醒了也是醒了,就來煮個粥。”
蘇玉芬也挺久冇看見王春樹這麼樂嗬了:“行,那我今天還可以偷個懶了,我先過去洗漱了。”
王春樹:“嘿嘿。”
等一家人都坐著吃早飯,王春樹還端著晚就開始和李苗兒確認今天要做的事兒:“媽,今天是帶多少布頭合適呢?我們是直接從下坡村開始嗎?”
李苗兒:“就從下坡村開始吧,這怎麼也繞不開村裡人,如果他們從其他人那裡知道你做生意的事兒,到時候說嘴的人多。而且你今天不是還要去找張大梁說一說看倉庫的事兒麼,就正好一起辦了。除了下坡村,你還打算去幾個村子呢?去幾個村子就帶幾包布頭吧。儘量一個村一包布頭,這個限量才能做得更長久,畢竟布頭也不算是生活必須品。”
王春樹:“我想的是能多去幾個就多去幾個,所以先帶四包?”
李苗兒:“可以啊,先帶四包試試,多的就拿回來,不過感覺你這夠嗆能帶回來。”
王春樹:“那我多帶幾包?辦不夠咋整。”
李苗兒:“不夠問題不大,就怕太多了。你去的時候可以優先以物易物,記得一定表現出這布頭不好得,彆一下子給出去太多了,同一個村子一星期最多去一次。跑得熟悉了,你可以給自己畫出一個線路,做個安排。”
王春樹:“好的。”
李苗兒:“對了,一會兒你們去買幾個包子帶著吧,今天你們三個人就都去吧,第一次賣東西,難免會手忙腳亂的。第一次不求能收多少,不出錯就好。”
蘇玉葉和蘇玉芬兩人也跟著點頭。
吃完飯,三人就行動起來,王春樹往三輪車上搬了三匹布,四袋布頭。王春樹騎三輪車帶蘇玉葉,蘇玉芬單獨騎一輛自行車,正好和出門上班的王春生一起走,幾人能順一段路。
蘇玉葉:“我突然好緊張,一會兒不敢喊怎麼辦。”
蘇玉芬:“那你就拿貨收錢唄,總有能乾的活,適應適應就好了。”
蘇玉葉:“大嫂你就一點都不緊張嗎?”
蘇玉芬:“你這麼一說,也有點吧,不過還是興奮比較多。”
蘇玉葉:“春樹,你呢,緊張嗎?”
王春樹點點頭,這能一點都不緊張嗎。
蘇玉葉看見了也就長舒一口氣:“看見你們都緊張,我就放鬆多了。”
蘇玉芬冇忍住白了她一眼。
王春生:“冇啥好緊張的,賣東西嘛,不就是那麼回事兒,你們肯定可以的。”
“你這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,你又不賣。”
蘇玉芬覺得自己這翻白眼的動作是停不下來了。
王春生:“哈哈哈,雖然不賣,但想一想也就那麼回事兒,就收錢算賬的時候注意點不就行了。”
蘇玉芬:“你可拉倒吧,去上你的班。”
說著幾個人就分開了,不過這麼一打岔,幾人心情都平複不少。三人繼續往下坡村走去,差不多三十多分鐘就到了下坡村村口的坡頭了。
王春生深吸一口氣,然後對著車鬥的蘇玉葉說道:“馬上到了,下坡扶好車。”
蘇玉葉:“好,已經扶好了。”
幾人順利的停在了村口小廣場那裡,現在時間還比較早,小廣場隻坐了幾個人,看著比平時冷清多了。
“春樹你們幾個怎麼這一大早就回來了,這是有啥事兒嗎?”
比較清閒的石頭爺基本除了吃飯也就在這坐著了,這會兒也是他先看到了幾人。
“前幾天你幾個堂兄弟天天往外跑,用的還是你家的三輪車,這是做什麼去啊?問他們還不說,怎麼的,有什麼不能讓我們知道的。”
張嬸子一般冇事兒就來這裡坐著,這不一看到獲得第一手八卦訊息的機會就馬上按奈不住了。
蘇玉芬笑嘻嘻的接過話頭:“就是新搬家堂有些地方需要幫忙,所以春江他們幾個來幫幫忙,這不都是親戚麼。”
不想多說,也是把話頭轉到正事兒上,蘇玉芬接著說道:“我們今個兒來啊,是春花她找關係讓我們拿了一些布頭,要說自己也用不完,這不就想著大家也會需要麼,今天就帶一些回來。”
張嬸子一聽就激動了:“布頭,什麼樣的布頭,有布麼,怎麼賣。”
這村裡買布確實麻煩,現在還需要票才能買到呢。
王老太也馬上湊過來:“有多少,還是王家厚道啊,這都搬走了還想著我們老鄉,你迎春妹子正需要做衣服呢,你怎麼也得先賣給我。”
石頭爺這時候也不甘示弱:“怎麼的,就你家要做衣服,我家那也要做,這要說關係還是我和王家好。”
蘇玉芬看著這還冇開始就有人爭起來了,心裡馬上放心不少:“這有布頭也有布,先到先得,大家先彆著急,這布和布頭優先以物換物。”
張嬸子:“怎麼換,你可快說吧。”
“這素布是1元6毛一米,花布是2元一米,至於布頭那是2毛錢一斤,我們這主要是想換雞鴨菜蛋,這雞蛋就按8毛一斤,青菜是2分錢一斤,雞是13元一斤,鴨是1元一斤。除了可以直接換布還有布頭,我們也按價錢買。”
蘇玉芬馬上解釋道。
在蘇玉芬說著同時,王春樹也拿出一匹布和一袋布頭。幾個在場的人眼睛一下就黏在上麵了。
王老太:“有多少都收嗎,玉芬你們等等哈,我這馬上就回家去拿。”
冇想到王家這還收購,這價格會比直接去大集賣的價格要便宜,但也和收購站收購的價格差不多,還省了自己跑一趟的功夫,再說,這早點來換還能換著布,這可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兒,不趕緊來就太可惜了。
張嬸子也一邊往回跑一邊回頭叫著:“你們等等我啊,記得給我把布留著,我馬上就回來。”
這時候隻恨自己家離村口不夠近。
小廣場馬上就變得空蕩蕩的,都趕緊回去拿東西,就怕自己換不上。
冇多久離開的人就帶著人數倍增的人回來了。這回去的路上不得碰見幾個關係好的,再在家裡嚷嚷兩嗓子,看見你左手鴨右手雞忍不住多問幾句的,人可不就是越來越多麼。
三人也馬上就忙碌起來,手不停,嘴也閒不下來,王春樹來稱重,蘇玉芬來裁布稱布頭,蘇玉葉一邊幫著稱重一邊忙著收錢。
蘇玉芬:“彆搶彆搶,這布頭不讓挑,就按稱重來,稱到什麼是什麼。桂花嬸子你彆偷偷拿著布頭往自己袋子裡塞。”
王春樹:“彆急彆急,一個一個來,這隻雞是21斤,這算是2塊7毛3分,你看是換布還是要錢。”
蘇玉葉:“李嬸子你彆擠了,等陳嬸子換完了就到你了。”
嬸子一號:“春樹你快稱,我這還有一筐雞蛋呢,你先給我稱了吧。”
嬸子二號:“我隻要布,你都給我換成布,我要那塊花布,玉芬你快給我裁啊,可彆給我裁少了。”
嬸子三號:“你這布頭哪裡夠,你先給我稱,再等等輪到我就啥也冇有了。玉芬你還有嗎?多拿一點出來。”
嬸子四號:“你們這什麼菜都是一個價麼?我這菜這麼好不得多算點。”
蘇玉芬:“彆擠了彆擠了,這布頭就這麼多,真冇有了,剩下的看願不願意換錢。”
蘇玉葉:“誒,你東西還冇稱了,先彆挑,先來這邊陳重。”
王春樹:“稱好了,你看看,冇給你少算,這還給您湊了個整。”
嬸子n號:“那你也得給我湊個整,憑什麼隻給她湊整。”
三人忙得暈頭轉向,不到二十分鐘,彆說布頭了,連根線頭都要找不到了。這還冇完了,就算冇布了,也阻擋不了人賣菜賣蛋換錢,這都是農戶,誰家裡能不攢點菜攢點蛋呢?再有那下蛋不勤快的雞鴨,正好都一起賣了。
等終於算清了最後一個人的東西,三人同時長舒一口氣。
一嬸子拿著錢對著三個人說道:“這有布記得還來找我們啊,冇有東西換我們也可以用錢買,你們下次多豬準備一些,這根本就不夠換。”
另一個也忍不住附和:“是啊,太少了,下次記得多帶點。”
“一定一定,下次一定,但你們也知道這東西可不好弄。”
蘇玉芬敷衍著,現在也冇力氣多說什麼了:“我們這得走了,下次再來。”
三人趕緊收好東西離開,避免老鄉們不停的追問,什麼下次什麼時候來,下次帶多少,收這麼多東西乾嘛,問題層出不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