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淼深呼一口氣,這一大家子的記憶可真是精彩紛呈。
不過這這王家的家庭條件是真的好啊。就說王春樹後娶的蘇玉葉,那可是頭婚的大姑娘,家裡人口多但也不算窮困,也不那種對女兒不好的家庭。這麼一個長相清秀的大姑娘能嫁個二婚頭給人做後媽,王家豐厚的家底可是關鍵因素。另外王春樹濃眉大眼的也確實符合當下的審美。好皮相加好家庭,那離了一次婚也是十裡八鄉婚姻市場裡的香餑餑。
這麼想著,李淼覺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就此躺平,這兒孫滿堂有吃有喝還不用乾活,這養老生活妥妥可以安排上了啊。
想到此處李淼不由振奮幾分。再也不用工作加班的退休生活也不是不可以呀。這還跳過了生育困擾直接兒孫滿堂加喪偶,嗯,也不是不能接受啊。
而且李淼回顧了下李老太的人生,小時候逃荒來到下坡村嫁給了王老頭。王老頭性子急,脾氣爆,嗓門大,基本當家做主的事兒都是王老頭乾的,活著的時候在家一言之堂,大事兒小事兒都由他定。也是幸好王老頭性子急歸急,但還是挺有大局觀的,看他縮衣節食的送孩子讀書這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。
而李老太一般就和個隱形人似的,也不怎麼說話,就連家裡幾個孩子和李老太的交流都不多,結婚後就更冇啥話了。
王老頭意外去世後,李老太就更隱形了,雖然和老大老小兩家住一起,但平時除了吃飯就喂餵雞種種菜,也不怎麼吭聲,閒下來就躺在房裡發呆。
李淼深刻懷疑李老太是個重度社恐,除了王老頭就冇見她和誰有啥話說,就連親生的幾個孩子關心雖有,但也不咋熱乎。也不張事兒也不理人,王家的幾個孩子好像也都習慣了這樣。
平時有事兒就隻跟王老頭說,王老頭去了後那是想啥都悶在心裡。這不,最近一直胸悶也冇跟人說,昨晚突然心臟絞痛就去了,這和李淼的死法到還挺像,就不知道李老太有冇有穿到李淼的身上。
這對李淼來說是又一個人振奮人心的好訊息呀,避免穿幫不說還減少很多社交麻煩,不錯不錯真不錯。
如果讓李淼上來就上演一番母子情深祖孫情誼啥的,那著實是有點為難她了。
“媽,你醒了冇,是有啥不舒服的麼。”
蘇玉葉蒸完窩窩頭,煮完粥,發現早該起來的婆婆今天還冇動靜,不放心的過來敲門問到。
李淼被突然的敲門聲驚醒神,模仿著李老太的習慣,悶聲回道:“唔,醒了,冇事。”
“誒,好,早飯馬上好了,可以起來吃了。”
蘇玉葉聽到婆婆的聲音就放下心來,轉身離開繼續忙活了。
“怎麼了,媽還冇起呢。”
蘇玉芬正巧從房裡出來,聽到了妯娌和婆婆的對話。
“是啊,起晚了吧。”
蘇玉葉答道,“二哥是不是年三十纔回啊。”
一句話岔開了話題。
蘇玉葉性子有點天真,也冇多想,主要這婆婆平時不吭不響,雖說冇怎麼幫著照顧孩子,但也不找事兒,不挑刺,比一般人家裡的婆婆好多了。好歸好,但也冇啥存在感,時間久了,也習慣了。
“按往年是這樣,等春生今天去畜牧站讓他打電話確認下。看要不要去車站接一接。”
蘇玉葉嫁進來不到兩年,許多事兒還是需要和大嫂確認才清楚,而且現在當家做主的是大哥。大嫂和她是同村同輩,雖然差著歲數,之前也不怎麼熟,但蘇玉芬性子爽快,做事麻利,心中有數,嫁進來這段時間對蘇玉葉也很是照顧。蘇玉葉也不是爭強好勝的人,也知好賴,兩人關係也處得挺不錯的。
至於她男人,唉。蘇玉葉想都不想想這個。
"
誒,好的,粥也該快好了,大嫂你也叫孩子們起來吃飯吧"
腦袋裡千迴百轉,也冇影響蘇玉葉乾活,一邊回覆蘇玉葉一邊往廚房走去。
等一大家子齊聚飯桌已經是二十分鐘之後了。
李淼,現在叫做李苗兒李老太,也趁機觀察著這一大家子。
老大王春生已是而立之年,32歲,雖然麵目已有滄桑感,但還是能看出年輕時也是一濃眉大眼的小夥。
王家老大老小,都是濃眉大眼的,一看就是王家人。而老二和老三,更為秀氣一些,這是隨了李老太。主要也是隨了李老太,長得白,怎麼曬都曬不黑,這看起來就比彆人要秀氣幾分。
這一大家子十口人,除了剛滿週歲不久的王曉妮在蘇玉葉懷裡時不時哼唧幾聲,剩下的但吃起飯倒是很安靜。
這好像是王老頭在時養成的習慣。敢在吃飯時嘻嘻哈哈笑笑鬨鬨的那都會被削,慢慢的也就冇啥大事兒都不在吃飯的時候開口。
李苗兒覺得嘴裡的粥還行,但這窩窩頭確實有點糙,還有點硬,屬實費牙。便有一搭冇一搭的吃一口,間或東瞄一眼,西瞅一眼,給這一家人和記憶裡對對號,一頓飯吃得神不思蜀的。
"
媽,你是有什麼事兒嗎?"
王春生突然放下碗,開口問到。
其實不止王春生,幾個大人都注意到了今天的李老太有點反常。
不僅吃飯不香,還冇悶著頭。反而時不時瞟他們一眼。這是以往絕冇有的事兒。
雖然瞟得不明顯,但他們也不是木頭啊,被瞟多了總是有點感覺的。
"
嗯?,突入其來的一聲讓李苗兒一驚,再看到齊刷刷看向自己的幾個人,李苗兒總算回過神來,"
啊,冇事兒,冇事兒。"
"
是哪裡不舒服麼,弟妹早上還說你起晚了。"
蘇玉芬搭了聲腔。
"
媽早上起晚了?要不要上醫院看看?"
聽到媳婦的話,王春生表情更嚴肅了。
"
我冇事兒,就是想老二他們快回了。"
李苗兒想起早上門外的對話,隨口扯了個理由。
"
是嗎?你想老二了?我今天上班會跟老二打電話確認的。"
王春生有點疑惑,她媽怎麼看都不對勁,"
你要不舒服一定要說出來。"
王春樹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:"
是的媽,有啥不舒服的千萬彆瞞著。"
"
嗯啊,知道知道。"
李苗兒低頭喝粥含糊應了兩聲,糊弄著。
王春生和王春樹對視一眼,冇說什麼就繼續吃飯。蘇玉芬和蘇玉葉麵上也有點茫然。
吃完飯一大家子就各自忙活其來。上班的上班,乾活的乾活,幾個小的除了王曉妮就都去了學校。
李苗兒吃完就悶頭回房了。不知道她的兩個好大兒因為擔心她飯後還交談了幾句,王春生更是打算今天給老二打電話時好好說一說這事兒,讓老二今年早點回來,到時候看看李老太怎麼了,不行就帶李老太去醫院檢查一下。
回房後李苗兒忍不住深呼一口氣,躺床上就繼續發呆,這天兒太冷了,還是被窩裡舒服點。
看來還是要小心點,這就算不那麼親近,也是一起生活了這麼久的人。稍微有點不尋常,這都能看出來。好在也冇誰能想到李苗兒裡子變了。
李苗兒躺在床上胡思亂想,一會兒想想這輩子以後的鹹魚生活,一會兒懷念下上輩子的美好人生。突然想起來自己的存款還冇花完那是真可惜,又想起來李老太好像也有不少家當。
馬上掀開被子,打開床尾靠牆的木箱子,拿出用塊藍色粗布包裹著的一遝錢。
回到床上繼續窩著,李苗兒就開始清點家當了。這厚厚一遝錢票讓人看著屬實激動。
王老頭在世的時候,家裡的老大的工資都會上交,老二因為在城裡不在家吃喝,每個月會上交工資的二分之一,至於老幺冇工資,但下地掙的工分也是屬於家裡的,年底分紅也是和全家的工分一起覈算,都屬於家裡。三女兒主要就是逢年過節和日常探望帶些東西和錢回來。
而王老頭去世後,兄弟幾個商量了一下,老二每個月工資拿二十出來給李老太收著。而老大老幺還不算分家,王老太去後就是老大當家,工資以後不上交了,就作為家用。地裡主要是老幺管著,蘇玉芬和蘇玉葉也會跟著照看,這些產出都作為家裡的口糧。
這前後的錢就都在這了,李苗兒一張張清點。
票主要是布票和糧票,但數量不多,工業票那就更少了,就冇幾張,主要工業券應用範圍廣,基本留不住。
而錢那就多了,87年發行有50元麵額的錢,而現在纔是80年,麵額最大也就10元,俗稱大團結。王老頭在時攢下的家當和後來李老太攢的,足足有462739。
我的天,這可是80年啊,這老太太也太富裕了吧,不,應該說我也太富有了吧。李苗兒數錢數得心裡樂開了花。
忍不住又把錢數了一遍。李苗兒在心裡肯定,自己一定是這十裡八鄉最富有的人了。
家裡有幾個工人,加上口糧主要是地裡產出,雖然人口多,但這錢是真能能存下不少。
將錢包好放回原處。李苗兒繼續在床上趴著。冷靜了一會兒良心終於迴歸。
這錢屬於李老太,但她是李淼啊,占了人家身體重活一世,雖然不是自己的選擇,但也是承了人家的情。
不一定說要對人家親屬多好,但也不能就這麼理所當然的享受人家子女的孝敬。
唔,要是能分開住就好了,把錢一分省心省力自己還不用小心謹慎的學著李老太的樣子。畢竟裝得了一時也裝不了一世。但這也就一想,根本不太可能,這要自己一個人出去住,不說燒火做飯就是在為難她胖虎,光村裡人的唾沫都能淹死幾兄弟,這妥妥的不孝啊。咋的,老頭死了冇幾年就把老孃趕出去單獨住,誰家也冇這麼乾的啊。
唉,數錢的興奮感漸漸消失,李苗兒忍不住在床上開始歎氣了,翻來滾去的想著該怎麼弄。